一、背景依据
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部署的需要。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沙县考察时指出:“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为深化林改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6月11日,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决定》,提出了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等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二是继续保持福建林改全国领先的需要。2002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就亲手抓起、亲自主导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变革。2003年,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基本完成明晰产权主体改革任务后,又率先开展综合配套改革和深化改革,有效创新林业发展体制机制,有力促进林业发展、林农增收和林区繁荣。我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普惠林业金融、林票制、森林生态银行等9项深化林改做法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经验成果推广到全国,为全国林改探路子、出经验、作示范,成为全国林改的标杆。为了进一步深化林改,继续为全国林改提供福建经验,继续保持福建林改在全国的领先位置,有必要出台推进深化林改的政策文件。三是破解林业发展瓶颈问题的需要。随着林改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林业发展仍面临着林地经营权和林木采伐处置权不活、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不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不顺、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等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破解难题。
二、目标任务
“十四五”期间,森林资源管理、林地规模经营、林业金融创新、林业产业融合发展、林业碳汇培育和交易、国有林场激励机制等重点改革不断深化,林地经营权和林木处置权更加灵活、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路径更加顺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更加完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加有效,森林质量和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提高,优质生态和林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实现林业生态高颜值、产业高素质、林农高收入。到202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7%,森林蓄积量达到7.79亿立方米,林业产业总产值达8500亿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总价值量达到1.35万亿元。
三、主要内容
《意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3个部分,其中重点任务主要有十个方面:
(一)稳定集体林地承包制度。一是全面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即在坚持林地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家庭承包取得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可以保留承包权,将林地经营权对外流转,进一步放活林业经营。二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林地、家庭承包和以其他方式承包的林地,依法流转和再流转林地经营权期限5年以上(含5年)的,受让方可依据流转合同,向不动产登记部门申请发放林地经营权凭证。三是进城落户农民集体林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退出试点工作,必须是在依法依规、充分协商、自愿有偿的前提下开展。四是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事关群众利益、事关农村稳定,各地要加大调处力度。
(二)完善林业规模经营机制。一是各地要推动建立规范有序的林权交易市场,并完善林权流转管理制度,促进林地林木有序流转。二是省局将继续开展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安排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股份林场等主体进行扶持。三是鼓励国有林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管理和对接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与村集体及其成员合作经营,有效提高林业经营水平和收益。四是各地要针对林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扶持发展资源培育、森林管护等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广大林农发展林业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完善森林科学经营制度。一是稳步开展生态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工作,积极稳妥地将符合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条件的天然商品林、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逐步置换或调整为生态公益林,确保生态公益林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下降。二是积极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探索创新森林经营模式,为林农经营林业树立示范典型。三是创新人工商品林林木采伐管理制度,适度放宽采伐限制、简化审批手续,进一步落实林农对林木的处置权。四是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和松林改造提升行动,有效提升森林质量,减少松材线虫病带来的生态灾害。
(四)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一是根据中央补偿政策及省、市、县(区)级财力情况,稳步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天然林停伐管护补助标准,调动林农护林积极性。二是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落实好江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调动上游地区保护森林资源积极性。三是对于实行限制采伐措施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采取财政、社会投入等方式筹集资金予以赎买,切实维护林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开展湿地生态保护补偿试点,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五)健全林业碳汇发展机制。一是完善林业碳汇交易制度,探索建立福建林业碳中和交易中心,推动碳中和行动。二是针对我省尚无具有林业碳汇项目审定核证资质机构的问题,推动培育相关机构,促进我省林业碳汇发展。三是采取植树造林、森林经营和灾害防治等措施,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增加森林蓄积,提升林业碳汇量。四是支持各地开展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研究,探索适应我省林情和发展形势的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
(六)创新林业投融资机制。一是引入央企等有实力的企业,加大对我省国家战略储备林等建设项目的投入,并支持依法建立林业投融资平台,助力林业发展。二是继续推广“闽林通”系列普惠林业金融产品,每年从省级林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贴息,有效降低林农林企融资成本。三是金融机构要创新推出符合林业生产特点的期限长、利率低、手续简便的林业金融产品,为林业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四是各地要加强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为的监管,确保评估结果更加准确,并降低评估费用;引导和支持林权收储机构为林权抵押贷款提供收储担保服务,有效防控林业金融风险。五是深化和推广三明“林票制”和南平“森林生态银行”改革做法,促进森林资源资本化。
(七)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一是进一步加强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切实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二是有序推进各类自然保护地生态移民工作,引导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让移民群众移得出、富起来、稳得住。三是推进实施武夷山脉、戴云山脉森林生态系统、重要湿地保护与修复,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工程,持续做好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有序开展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有效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八)促进生态成果共建共享。一是持续开展百城千村、百园千道、百区千带等“三个百千”绿化美化行动,加快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森林公园、森林步道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优美生态环境。二是创新全民义务植树参与机制,鼓励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等特色活动,引导和发动更多群众参与植树造林。三是将乡村绿化美化、生态保护修复、绿色富民产业发展以及森林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支出,纳入土地出让金收入和收益计提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中统筹安排,有效拓宽生态保护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
(九)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一是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扶持竹产业、林下经济、生态旅游、花卉苗木等绿色富民产业发展,实现“不砍树,也致富”。二是支持林业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应用新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支持建设一批林竹产业园区,推动林产加工产业聚集;将具备社会公共服务属性的林区道路纳入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范畴予以扶持。三是将符合政策要求的营造林、林业生产经营、采伐运输、林产品初加工、病虫害防治器械等林业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给予补助。
(十)强化林业资源监管。一是各地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抓紧出台实施方案,制定配套制度,合力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二是要加强基层林业站、林业行政执法、专业护林员等队伍建设,强化森林资源监管力量。三是加快推进智慧林业建设,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全省森林资源网格化全覆盖监管。
四、注意事项
一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确保农民平等享有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二要坚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确保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三要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四要坚持依法办事,确保改革规范有序;五要坚持分类指导,确保改革符合实际。
五、关键词诠释
(一)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指的是集体林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即林地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经营权归实际经营者。
(二)林业碳汇:指通过实施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经营、减少毁林(减少采伐和林地征占用、病虫害和火灾防治)等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与碳汇交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三)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后一直稳定在峰值以下水平或逐年递减的情形。
(四)碳中和:是指通过购买碳信用(如林业碳汇、风能、太阳能)、碳配额的方式或通过新建碳中和林产生碳汇量的方式抵消人为活动产生的碳排放。
(五)林票制改革:三明市创新推出的改革,由国有林场与村集体、村民采取出让经营、委托经营、合资造林、林地入股等4种模式开展合作,并对村集体收益部分制发可流转、质押的林票,其中30%归村集体、70%按人口均分给村民;国有林场对其制发的林票进行兜底保证,即拟退出合作经营的,由国有林场按林票金额加上3%的年度单利予以兜底回购。截至目前,林票制改革面积达11.3万亩,制发林票总额达1.1亿元。
(六)森林生态银行:顺昌县创新推进“森林生态银行”建设,成立福建省绿昌林业资源运营有限公司(国有)作为运营主体,下设数据信息管理、资产评估收储等“两中心”和林木经营、托管、金融服务等“三个子公司”,采取入股、托管、租赁、赎买等方式,对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经营管理。截至目前,共经营林地林木7.62万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省政府部门
国家林业
省外林业
省内林业
新闻媒体
省政府部门
国家林业
省外林业
省内林业
新闻媒体
网站标识码: 3500000063 闽ICP备11015681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17号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冶山路10号您是第 位访客
主办:福建省林业局承办:福建省林业信息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