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深化林业改革,接续实施林业“八大工程”,促进林区乡村振兴,增强固碳中和功能,维护生物安全多样,不断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努力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超越,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贡献。
林改动态
政策文件
成果展示
林改动态
查看更多>-
2025年04月11日
三库+碳库 | 以持续深化改革答好“林改四问”
查看详情 > -
2025年04月10日
典型引路 | 将乐:“森林保姆”点绿成金促振兴
查看详情 >
春日的将乐县南口镇,林农林金有望着山头陆续栽下的树苗,满心欢喜。谁能想到,不久前,他还在为10万株苗木和造林工人的事发愁。“一开春,看着那么多苗木要种,却找不到人手,我心急如焚。多亏‘森林保姆’帮我找到工人,还对接了苗木供应商,一下就帮我省了近6万元!”
林金有口中的“森林保姆”,是将乐县为破解林业发展难题而推出的“一站式”创新服务机制。曾经,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林业经营面临“用工荒”,竹山、幼林管理粗放,“山谁来造、林谁来管”成为摆在眼前的严峻问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去年开始,将乐县组建了全省首个“森林保姆站”服务平台,提供种植、采伐销售、技术服务、林业物资供应、金融信贷支持等多项服务。如今,全县12个“森林保姆站”已实现乡镇全覆盖,135个村被纳入林业生产托管。
“以前,林业经营中的采伐运输、挖穴种植等工作,经常找不到相应的专业劳动力,林木结构越来越不合理。有了‘森林保姆站’,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将乐县林业产权中心主任曹金亮表示。
林海深处,全方位服务林农的画卷徐徐展开。为了更精准服务林农,将乐县构建了“林务联络员—森林保姆站—林业服务组织”三级林业服务体系。护林员摇身一变,成了“森林保姆站”的联络员。
南口镇护林员曾明生正是其中一员。“现在我就是林农和‘森林保姆站’之间的纽带。林农有困难,我就联系站里,让林农少操心。看到他们的难题解决了,我也特别有成就感。”曾明生的工作日志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林农的各类需求。
“森林保姆站”的贴心服务体现在方方面面,专业技术支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在林业站技术人员的支持下,林农只需一个电话,林业技术专家服务队就会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有了专业指导,林子长得更好,林农的收益也更有保障,大家的造林积极性自然就高了。”林业站技术人员廖泽文表示。
服务机制的创新,让绿意奔涌成金。在将乐,各乡镇滞销的竹笋经“森林保姆站”牵线,与经销商张正宝达成定向收购协议。后者展示着新签的采购合同说:“现在林农只管安心生产,销售就交给我们和保姆站。”
在“森林保姆站”的守护下,将乐县的青山正逐渐变成林农的“聚宝盆”。截至目前,“森林保姆站”服务面积超3.6万亩,促成多方合作造林8862亩,合作经营达到10万亩,1.5万余户农户受益。 -
2025年04月08日
典型引路 | 山林生根 再启新程——“全国林改策源地”捷文村兴林富民观察
查看详情 > -
2025年04月07日
典型引路 | 让“票”激活万重山
查看详情 > -
2025年04月02日
典型引路 | 武夷山:“四库联动”释放绿色发展“强磁场”
查看详情 > -
2025年04月02日
典型引路 | 福建漳州以森林康养探索林区发展新驱动
查看详情 > -
2025年03月26日
福建开启“林业碳汇+全民植树”新模式——“龙岩大爱碳汇园”开园暨“我在森林公园有棵树”活动启动
查看详情 > -
2025年03月25日
典型引路 | 福建尤溪创新四项林改模式实现绿富同兴
查看详情 > -
2025年03月20日
典型引路 | 福建长泰推动森林康养产业蓬勃发展
查看详情 > -
2025年03月19日
典型引路 | 三明深化林改的六大技术集成示范
查看详情 >
政策文件
查看更多>-
2024-02-27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福建省建设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实施方案》
-
2022-07-09
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持续推进林业改革发展的意见
-
2023-10-19
中共福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
补助政策
省级以上财政林业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是指中央及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林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共同财政事权或引导性扶持资金,主要包括林下经济发展、竹产业发展、花卉产业发展、林业科技推广、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林业贷款贴息等方面的支出。
-
竹产业发展补助
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县补助 指用于支持竹产业原材料基地、精深加工、公共服务平台及专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补助通过一二三产业联动与融合,推动笋竹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笋竹精深加工附加值,择优扶强笋竹产业链。每年补助重点县不超过10个,每个重点县每年补助资金最高不超1000万元。
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县补助 指用于支持笋竹精深加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研发,开展竹林认证、品牌创建和引进新设备等方面的补助。
按照“市县申报、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末位淘汰”的原则每年确定示范县不超过15个,每个示范县补助资金最高不超500万元。其中项目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研发补助标准不超过支出额0%,补助总额最高不超100 万元,补助对象为规模以上企业;竹林认证补助不超过支出经费50%,补助总额不超过30万元;新设备引进补助标准不超过设备采购金额30%,原则上单个企业每年补助总额不超200万元,生产有机燃料等低端产品加工设备不予补助。现代竹业重点县补助 指用于支持开展竹山机耕道建设与维护、竹林培育相关设施设备、笋竹培育新技术推广、笋竹采运新工艺及丰产竹林示范片经营措施等方面的补助。每年补助重点县不超过10个,每个重点县每年补助资金最高不超300万元。
注意事项:同一年度不得同时安排竹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县、笋竹精深加工示范县、现代竹业重点县补助。食用林产品(鲜笋)安全相关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县不给予竹产业一二三融合发展重点县和现代竹业重点县补助。企业法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企业以及被安监、工商等部门列入黑名单的企业不予补助。
-
花卉产业发展补助
发展设施花卉主要支持建设用于花卉苗木生产的薄膜型智能温室(含温室物联网控制系统 )、连拱大棚和拱形大棚,补助标准为不超过温室或大棚地面以上主体工程造价(以具有资质的第三方审价结果为依据)的50%,每个申报单位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且不得与贷款贴息重复申报。
激励品种创新主要支持建设特色优势花卉种质资源库(圃)、奖励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且推广种植效益显著的花卉苗木优良品种。特色优势花卉种质资源库(圃)补助原则上从获得省级主管部门认定命名后的次年给予一次性补助45万元;单个花卉苗木优良品种一次性奖励 15 万元,奖励个数不超过当年申请奖励品种总数的 1/3。
-
林业科技推广补助
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补助最高不超300万元;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平台、林业科技平台建设补助最高不超200万元;科技攻关和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补助最高不超150万元;其他科技研究及推广项目最高不超50万元。 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可以连续支持三年。
-
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补助
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补助 是指用于扶持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带动能力较强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家庭合作林场、股份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生产建设、信息化建设、品牌建设、技术培训等补助,促进林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 其中:林业专业合作社、股份林场补助对象须经营用材林(竹林)1000亩以上,或油茶500亩以上,或苗木花卉、林下中药材等其它经营200亩以上,每个补助最高不超30万元;家庭林场、家庭合作林场补助对象须经营用材林(竹林)300亩以上,或油茶100亩以上、或苗木花卉、林下中药材50亩以上,每个补助最高不超20万元。每年支持100家以上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标准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