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绿竹笋用竹林精准培育技术集成示范”系“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笋用竹林精准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集成示范》的研究任务之一(任务单位: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任务编号:2016YFD060090303)。针对目前麻竹、绿竹笋用林普遍存在栽培方式落后、生产成本增加、竹笋品质良莠不齐、安全风险高、竹林效益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省林科院以福建省麻竹主产区南靖县和绿竹主产区尤溪县作为试验示范中心,围绕笋用林栽培过程中的水、肥、气、热、土等方面,开展气象环境监测与竹林精准管理的研究与示范,根据竹种特性和经营目标,构建了以麻竹、绿竹笋用林的林分结构数量化调控、“3414”氮磷钾精准施肥、有机肥-无机肥平衡配施、环境因子同步监测、幼竹截顶、水分管理、散生状经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为核心的精准高质培育技术体系,以实现林地生产力提升、化肥农药减量、竹笋品质改善提升等目标,促进笋用竹产业化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提高。同时,营建麻竹、绿竹高标准示范基地1万多亩(其中:麻竹7168亩、绿竹3013亩),实施后的麻竹筒笋产量1200kg/亩,比一般经营竹林(产笋量800kg/亩)增加50%,竹笋的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0.1%和33.4%,经济效益提升20%以上;绿竹鲜笋产量850kg/亩,比一般经营竹林(产笋量600kg/亩)增加41.7%,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2.1%和15.2%,竹笋品质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提升24.5%,每年可新增利润960万元,为丛生笋用竹林的科学管理提供科技示范样板;培训技术人员和竹农558人次,科学引导竹农开展麻竹、绿竹林管护,改变竹农用肥习惯和提高科技育竹水平,惠及竹农1900多人,辐射推广笋用丰产林2.4万多亩,增加竹林直接经济收益,改善竹林生态环境,实现竹笋培育的精细化管理和规模化发展。示范基地的建成可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竹笋原料,促进竹笋品牌建设,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推动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省政府部门
国家林业
省外林业
省内林业
新闻媒体
省政府部门
国家林业
省外林业
省内林业
新闻媒体
网站标识码: 3500000063
闽ICP备11015681号
闽公网安备35010202000717号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冶山路10号您是第 位访客
主办:福建省林业局承办:福建省林业信息中心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