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森林保护

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2025年上半年发生情况和下半年趋势预测

来源:防检局 发布时间:2025-11-14 15:04
相关文章:

  【摘要】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25.2万亩,呈现出松杉类病虫害为主多发、松材线虫病疫情点多面广、马尾松毛虫局部暴发等特点。根据2025年全省各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监测数据,结合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基数、发生规律和下半年气候趋势,预测2025年下半年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生面积约142万亩。

  一、2025年上半年发生情况

  2025年上半年,福建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225.2万亩,同比下降10.4%,轻度发生178.2万亩,中度发生13.6万亩,重度发生33.5万亩,病害86.3万亩,虫害138.9万亩,防治面积104.5万亩。

  (一)发生特点

  一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较多,主要以松杉类病虫害为主。上半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基本与历年同期相同,其中松杉类病虫害的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最大;二是松材线虫病疫情点多面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全省共有县级疫区55个,乡镇疫点386个,疫情呈现多点散状发生特点,其中宁德、福州、南平等主要发生区疫情面积相对较大,存在扩散蔓延的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局部地区马尾松毛虫重度发生。主要林区南平、龙岩和三明出现局部地区马尾松毛虫重度发生、暴发成灾的情况。

  (二)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分述

  1.松树主要病虫害

  (1)松材线虫病  去年秋普全省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面积87.24万亩。上半年以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林草局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围绕“压缩重疫区、拔除轻疫区、扑灭新疫区、守好非疫区”战略目标,以“54321”举措持续夯实“五个更加”举措,全力推进“十四五”疫情防控攻坚行动,全面提升疫情防控质量,确保防控成效,但疫情分布点多面广,存在扩散蔓延的风险,目前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2)松突圆蚧  上半年发生面积22.6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7.1%,主要分布在泉州市、厦门市、莆田市和漳州市。今年上半年松突圆蚧发生显著下降,集中分布在我省东南部沿海一带,以轻度发生为主,未造成灾害。

  (3)马尾松毛虫  马尾松毛虫上半年发生面积14.6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4%,但主要林区南平市、龙岩市和三明市出现局部地区重度危害、暴发成灾的情况。其中南平市建阳区、邵武市、浦城县、光泽县,龙岩市上杭县、武平县,三明市明溪县、泰宁县、将乐县等地马尾松毛虫越冬代虫口密度显著上升,目前已针对各地区发布预警并开展对应防治措施。

  (4)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在我省广泛分布,上半年发生面积72.3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9%,其中轻度69.9万亩,中度2.4万亩,未见重度危害。  

  (5)萧氏松茎象  上半年发生面积6.8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1%,均为轻度危害,主要分布在三明市,多年未成灾,发生情况较为稳定。

  2.竹类主要病虫害

  (1)刚竹毒蛾  上半年发生面积9万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轻度8.7万亩,中度0.3万亩,未见重度危害,主要分布在南平市和三明市。

  (2)黄脊竹蝗  上半年发生面积4.4万亩,与去年同期显著下降,降幅达38.4%,均为轻度,危害轻,主要分布在龙岩市、三明市和南平市。

  (3)竹镂舟蛾  上半年发生面积0.9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4%,其中轻度0.8万亩,中度0.1万亩,未见重度危害,主要分布在三明市。

  (4)其他竹类主要病虫害  上半年竹织叶野螟发生面积0.4万亩,均为轻度,主要分布在南平市。

  3.桉树主要病虫害

  (1)桉树尺蛾  上半年发生面积3.5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2.6%,均为轻度,主要分布在漳州市。

  (2)桉树枝瘿姬小蜂  上半年发生面积0.2万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均为轻度,主要分布在泉州市。

  4.木麻黄主要病虫害

  木麻黄毒蛾  上半年发生面积2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8.8%,均为轻度,主要分布在莆田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

  5.板栗主要病虫害

  板栗疫病  上半年发生面积3.4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8%。基本均为轻度,主要分布在南平市。

  6.其他病虫害

  (1)脊纹异丽金龟  上半年发生面积1.4万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6%,基本均为轻度,主要分布在宁德市。

  (2)黑翅土白蚁  上半年发生面积0.7万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均为轻度,主要分布在厦门市、三明市、漳州市和泉州市。

  (3)红火蚁、铜绿异丽金龟、油茶宽盾蝽等病虫害,上半年发生面积较小,均不足500亩,未有成灾情况,较为稳定。

  (三)重点区域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目前重点区域武夷山国家公园内存在的林业有害生物以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毛虫和松墨天牛为主,其他林业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处在轻度发生水平。其中松材线虫病现存疫情面积约6.2万亩,近3年疫情面积和发生程度逐年下降,但仍呈点多面广之势,集中分布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原景区,部分外溢至过渡地带,防控形势依旧严峻;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约2万亩,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未出现重度发生及暴发成灾情况。

  (四)成因分析

  一是树种结构单一,稳定性较差。我省马尾松占优势树种的林分面积高达3500多万亩,且有大面积人工纯林,树种组成较单一,森林生态系统抵御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有待提高。二是防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造成松材线虫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个别地方政府防控责任落实不够到位,防控资金投入不足,除治不够彻底,监管不够有力,造成疫情反复、扩散蔓延。三是监测不到位导致马尾松毛虫越冬代局部地区重度发生。部分地区对马尾松毛虫监测不到位,对越冬代发生情况未及时预警,错过越冬代防治的关键时期,造成局部地区重度发生、暴发成灾。

  二、2025年下半年发生趋势预测

  (一)2025年下半年发生趋势预测

  根据2025年上半年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和防治情况,结合下半年全省气候趋势预测等信息,经综合分析,预测下半年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约141万亩。其中病害发生31万亩,以松材线虫病为主,毛竹枯梢病、板栗疫病和松针褐斑病等病害发生较少;虫害发生约1110万亩,以松墨天牛、马尾松毛虫、松突圆蚧、刚竹毒蛾等为主,预测下半年不会出现大范围成灾情况。

  (二)分种类发生趋势预测

  1.病害

  (1)松材线虫病  通过采取以枯死松树清理为核心,辅以防治性采伐、松墨天牛综合防治等综合措施,松材线虫病总体发生趋势下降,但局部区域仍会扩散,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会有所下降化,全年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面积较大的为宁德市、福州市和南平市。

  (2)毛竹枯梢病  受局部地区高温、高湿等极端天气情况的影响,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1.4万亩,主要发生在龙岩市和宁德市。

  (3)板栗疫病  多年发生较为平稳,成灾可能性小,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1.2万亩,主要发生在南平市。

  (4)松针褐斑病  多年发生较为平稳,成灾可能性小,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0.6万亩,主要发生在宁德市。

  2.虫害

  (1)松墨天牛  松墨天牛整体发生较为平稳,福州市、宁德市、南平市等局部地区有一定成灾可能性,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64.4万亩,主要发生在宁德市、福州市和南平市。

  (2)马尾松毛虫  除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外,全省马尾松毛虫发生较平稳,因天气等外界因素影响,局部地区会有暴发成灾的可能,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15万亩,主要发生在南平市、龙岩市、三明市和宁德市。

  (3)柳杉毛虫  发生较为平稳,成灾可能性小,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1.8万亩,主要发生在宁德市。

  (4)松突圆蚧  多年发生较为平稳,成灾可能性小,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10.3万亩,主要发生在厦门市和莆田市。

  (5)刚竹毒蛾  目前主要虫源地已施放白僵菌、森得保等药剂进行预防,全省发生较平稳,且虫口密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成灾可能性小,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9.5万亩,主要发生在南平市、三明市和宁德市。

  (6)毛竹叶螨  多年发生较为平稳,成灾可能性小,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1.3万亩,主要发生在三明市和南平市。

  (7)竹镂舟蛾  多年发生较为平稳,成灾可能性小,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0.5万亩,主要发生在宁德市。

  (8)桉树尺蛾  多年发生较为平稳,局部地区可能成灾,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1.9万亩,主要发生在漳州市。

  (9)竹茎广肩小蜂  多年发生较为平稳,成灾可能性小,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0.2万亩,主要发生在三明市。

  (10)黑翅土白蚁  多年发生较为平稳,成灾可能性小,预计下半年发生面积0.8万亩,主要发生在厦门市。

  (11)其它主要虫害  预计木麻黄毒蛾、竹节虫等虫害将在我省局部地区小面积发生,成灾可能性小。

  (三)下半年重要防控风险点

  当前重点区域武夷山国家公园范围内最严重的林业有害生物为松材线虫病,也是当地病虫害防控的重中之重。结合其发生历史,下半年需重点防控以下3个风险点:一是极端天气的风险。下半年易出现极端干旱天气,将导致松树大量死亡,需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研判风险,及时人为干预预防;二是疫情扩散的风险。当前公园范围内的原景区、缓冲区等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发生地,需要加强缓冲地区管理和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三是防控质量不到位的风险。疫情防控质量是防控成效的关键,质量不达标,会造成疫情更大范围的扩散蔓延。要严把质量关,确保每个环节做到位,防到位,有效完成疫情防控的目标。马尾松毛虫存在暴发成灾风险。国家公园周边县(市、区)马尾松毛虫暴发成灾,对国家公园造成威胁,需加强监测预警,做好药剂药械储备。

  三、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提升灾害预警能力。统筹基层专职测报员、林业站工作人员、护林员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全省39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监测预报作用,织牢监测预警网络,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全面应用林草生态网络管理感知系统松材线虫病精细化监管平台,推广应用无人机开展死亡松树监测;加强全省森防技术人员、测报员、护林员监测技术培训,提高基层森防人员业务水平,重点提升对外来物种入侵、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成灾事件的监测预警能力。

  二是科学开展松树钻蛀类害虫系统调查,掌握主要危害种类。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关于组织开展松树钻蛀类害虫系统调查的通知》精神,从全省39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选取9个试点,省级工作组和专家组重点服务指导试点,以点代面,全面部署开展工作,系统查明我省松树钻蛀类害虫发生分布情况,评估主要危害种类灾害损失、发生趋势及潜在风险,科学编制松树钻蛀类害虫分布区划,明确不同区域工作重点和防控策略。

  三是系统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决胜“十四五”攻坚行动。以林长制为引领,充分发挥“五级林长”牵头抓总作用,狠抓主体责任,形成地方政府主导、属地管理、部门协作、社会合作的工作格局;紧盯2025年攻坚目标,按照“控制增量,消减存量”的总体要求,实施“压缩重疫区、拔除轻疫区、扑灭新疫区、守好非疫区”战略,分区分类实施精确防控,实现“十四五”预期目标。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