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面推行林长制

实施林长制 实现“林长治”

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09 11:04
相关文章:

  作为厦门市辖区土地面积最大、森林资源最丰富的行政区,同安区始终牢记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行林长制,着力建机制、强监管、育产业,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全区现有林地面积超过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4.51%,位居全市各区首位,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区等荣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已进入国家验收阶段。顶村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军营村、白交祠村获评省级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

  打造林长管理“一张网”,构建系统化管理体系。在全市率先印发《厦门市同安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建立区、镇、村三级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林长的责任区域和各林长制协作单位的工作职责,横向打通14个区直部门、纵向凝聚11个镇(街)、85个村(社区)工作合力,真正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全区现有三级林长、副林长221名,将每年1月1日作为区级林长巡林日,带动各级林长巡林599次,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37个。各级林长认真履职,营造林工作稳步推进,2021年以来完成山上造林4173亩,占全市造林面积的49%,森林抚育13668亩,松材线虫病疫情稳中有降,获得省林业局充分肯定。建立“三单一函”巡林工作制度,由区、镇两级林长办结合实际,及时向林长报告责任区域内的森林资源清单、需要解决的问题清单,并对巡林过程发现的问题及时签发工作提醒单和督办函,推动林长制规范高效运行。

  形成林业监管“一张图”,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为破解林业监管工作职责交叉问题,消除执法真空状态,通过划网格、建队伍、打基础、强支撑,做到森林资源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打破原先的镇(街)、村(居)界线,在全区划分381个森林网格,明确各级林长、护林员管理界限和护林巡护路线,确保网格四界清晰、权责清楚,进一步织密林长责任网。建立基层护林与应急一体化队伍,专职护林员增至324名,实现“一网格一人”,每名护林员管护面积由平均4000余亩降至1600余亩,森林管护更加精细。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防火道路142.2公里,设立防火哨卡36个,切实提升火灾防控能力。持续强化科技支撑,依托“林长制”智慧监管平台,设立智慧监控105处,建立集森林防火、森林资源保护、林区治安防范于一体的智能监管应用场景,实现各类风险自动抓取、智能研判和快速预警,有效遏制了破坏森林资源行为。2022年上半年无森林火灾发生,实现森林火灾起数、过火面积、受害森林面积“三下降”。

  培育森林产业“一条链”,壮大绿色经济规模。注重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充分挖掘林业资源优势和产业潜力,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生态旅游,打造初心之路、灵秀汀溪等十大旅游精品路线,培育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8个全国、全省最美休闲乡村,11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实现“产业、文旅、特色”融合发展。莲花镇军营村先后造林绿化9000多亩,把绿色资源转变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2021年度游客突破8.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7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突破4.3万元。着力挖掘林业碳汇资源,打造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完成6.6万吨茶园碳汇和农林碳汇交易,开启我国农业碳汇交易先河,率先实现“碳票”变“钞票”。设立全国首个“农业碳汇大学堂”,实现“送碳汇知识上山、送绿色交易下乡”,为村民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不断增进群众的绿色福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同安区将全力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林长履职为牵引,以网格巡护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促进林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建设美丽中国示范省作出同安贡献。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