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民数据库 > 自然保护区

福建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0-12-16 17:11
相关文章:

  1985年5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德化县,总面积13472.4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东南沿海典型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

  区内分布有高等植物299科2258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天竺桂、金线兰、墨兰、短萼黄连等42种,其中一级保护2种,二级保护40种;脊椎动物99科420种、昆虫260科179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穿山甲、白鹇、褐翅鸦鹃、眼镜王蛇、金斑喙凤蝶等71种,其中一级保护10种,二级保护61种。区内黄山松林分布面积达9.5万亩,是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分布最南端、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性黄山松群落;福建柏林群落分布面积达500亩;罗浮栲林群落分布面积500多亩,为国内罕见的成片原生性罗浮栲林;栓皮栎林群落分布面积约200亩,为我国东南分布的最南缘。

  科研监测:建有定位监测站1处。组织开展了野生动物红外监测及蝴蝶、兰科、苔藓等专项调查。先后摄制了《神奇的戴云山》《守护戴云》《美哉戴云》《戴云追梦》《闽中水塔》等生态宣传片;出版发行《戴云山蝴蝶图鉴》《戴云山生态文化文学作品选》《绿色瓷都》《雄踞东南——戴云山》《海峡两岸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保护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等;编印了《戴云风光》《黄山松》《戴云山兰科资源拾锦》《戴云山动物资源集锦》《蝴蝶的奥秘》《戴云山两栖动物图鉴》等20多种科普材料。

  智慧系统:实施“智慧保护区”建设工程,构建起较为完整的监控体系,包括一个监控中心和84个监控前端,即:在22个辖区村、重点部位建立前端监控系统,在4个哨卡建立卡口抓拍单元和可视化紧急报警箱,在主要入区位置建立感应式语音播报,在居民重点活动区域建立5个高空烟火探测云台。该监测系统已纳入全省自然保护区数字化体系及德化县智慧城市体系,为环境资源的保护管理和社区治安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

  宣传教育:建有戴云山生态博物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通过运用4D投影、电子沙盘、VR互动、大型生态场景还原、幻影成像、艺术展墙、标本陈列等表现手段,综合展示德化县、戴云山生态特色、地貌景观、资源特色、德化台湾渊源等内容,获评“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等荣誉称号,2021年接待访客达3.2万多人次。

  防灾减灾:建成生物防火林带200多千米,形成闭环隔离带。组建1支标准化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和15支村级半专业森林消防队,配备1辆运兵车和3架无人机。在检查哨卡设置防火码,规范人员入区管理。建立保护区毗邻地带常住耕作人口工作台账,加强农事野外用火巡逻宣传。在森林防火重点管控期间,联合社区乡(镇)、村干部在入村口设卡盘查。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建立问题整改清单,确保整改成效。建区以来未发生森林火灾。

  社区发展:扶持村民发展养殖、种植等特色产业,主动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扶持辖区村开展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乡村建设行动;捐资关爱留守老人、贫困户,及时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金,增加林农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