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 林业动态

打造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福建样板

来源:局计财处 发布时间:2022-03-21 15:55
相关文章:

2007年,第6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国际森林文书》。这是一份政府间关于森林问题谈判的成果性文件,旨在通过全球森林可持续经营,消除贫困,改善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2015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国际森林文书》更名为《联合国森林文书》。2017年,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森林战略规划(2017—2030年)》,制定了全球森林目标和行动领域。

  2012年以来,为加强履约能力建设,展示林业发展成就,提升林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先后确定了17个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福建省永安市、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分别于2012年和2021年被纳入其中。

  近年来,永安市大力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转变森林经营管理机制,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建设,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有效促进森林数量增长、质量提升。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着力打造林业科研高地,与国内外10余所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共建,以建设花园式苗圃等助力区域乡村振兴。

  《联合国森林文书》履约在八闽大地有力推进,其建设经验和模式将不断推动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发展,展示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实践,树立我国林业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永安市:描绘绿色发展新画卷

   2012年5月,福建省永安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2个履行《国际森林文书》示范单位之一。

  十载岁月倏忽过。

  永安是南方48个重点林区县(市)之一、全国林业改革与发展示范区、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市、国家竹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永安竹制品产业示范园区。2012年以来,森林面积从359.02万亩增加到364.22万亩,森林蓄积量从2100万立方米增加到2716万立方米。

  多年来,永安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老百姓受益的林业改革目标,探索形成了“464”改革机制,坚持“四变”改革方向、创新六项改革机制、形成“四优”产业路径,在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道路上先行先试,描绘出绿色发展的永安画卷。

                      积极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

    10年来,永安市积极转变森林经营管理机制,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建设,引进现代经营理念和技术,建立了人工杉木林经营、珍贵树种人工林造林、人工针叶林近自然化改造、速生阔叶树种造林经营及多功能竹乔混交示范林等示范,打造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经营管理机制、森林资源专业管护模式及人工闽楠近自然森林经营技术模式等,以此构建南方集体林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和成果对内示范、对外展示平台。

  永安市率先探索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森林永安重点生态区位林赎买工程建设规划》提出,计划用10年时间减少砍伐和保护森林21万亩。赎买后的商品林被列入生态公益林管理,并通过实施多种森林经营措施,将其培育成为以阔叶树占主导地位的生态公益林,提升整体生态功能。

  目前,永安市已累计筹集资金1.24亿元,完成赎买面积4.6万亩,实施森林质量提升面积0.74万亩,实现“生态得保护,林农利益得维护”的双赢目标。

  金融资金回购天然林试点改革也在永安如火如荼地开展着。2020年以来,永安市启动以村集体为主体开展生态公益林与天然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福益贷)回购天然林试点,将生态公益林或天然林补偿收益权作为质押,向市农商行申请中长期贷款,专项用于回购个私所有的天然林,探索天然林保护新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目前,永安市已完成3个乡镇4个试点村,发放福益贷160.685万元,回购天然商品林2075亩。

  此外,永安市与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合作,设立福建省首个碳汇专项基金,累计筹集资金1000万元,实施碳汇造林1000余亩。截至2021年3月,累计完成26万吨国际核证碳减排标准(VCS)林业碳汇交易,成为我国东南地区售碳量最大的林业碳汇项目。

  永安市还开展了“场村合作、发行林票”制度改革试点,由国有林场或国有控股林业企业与村集体及其成员合作经营,按投资份额制发股权(股金)凭证“林票”。目前,合作经营面积3712亩,林票总额889.7万元。

  如今的永安,林地面积378.23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6.04%;森林面积364.22万亩,森林覆盖率82.85%,城市绿化覆盖率44.4%;森林蓄积量(乔木林分)2716万立方米,平均亩蓄积量10.34立方米。全市丰产竹林面积42万亩。

                                                                                                  

                       产业焕发竹林生机

 

    作为中国竹笋之乡、竹子之乡,永安市大力发展竹产业,建成年交易额约22亿元的笋专业批发交易市场。近200家笋竹加工经营企业中包含3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形成日趋完善的产业链。

  通过开展竹山基础设施建设、专业机械化竹林经营、竹笋安全生产试点、竹阔混交培育等,永安市竹林管理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生态化提升。实施丰产示范工程,持续提升竹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竹农增产增收,示范区竹农平均年亩产值超过2000元,最高达10250元。开展竹林经营FSC森林认证,认证林地面积13.53万亩,累计销售认证原竹627万根,实现增收188万元。争取金融资金支持林业发展,推广实施“福林贷”“福竹贷”等一系列贷款模式,持续拓展森林综合保险,用好政策性银行贷款,着力打通资源-资产-资本的转换通道。

  永安拥有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竹家具、竹炭、重组竹、竹餐具等20个系列400多种竹产品,形成了以竹工程板材、普竹板为主,竹香芯和竹机制炭占优势的产业集群,实现了全竹利用。永安现有竹企业16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家。全市竹产业从业

  人员约6.3万人,其中本地人口占70%以上。竹木集装箱底板占全球市场份额30%以上。2021年,全市竹业产值95.5亿元,打造了可持续的富民特色产业。

  永安市先后组织制订了国家标准《竹笋质量分级》、省地方标准《竹重组材》,成为福建第一个无公害竹笋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连续多年举办竹博会,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展销平台。成立了全国首家民营竹业科技服务机构——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相继成立国家林草局竹家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省竹制品公共检测服务中心、全国竹业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永安市林竹人才驿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林碳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基地。连续举办七届国际(永安)竹设计大赛,引领竹企业向科技含量高、文化价值高、性价比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方向发展。

                                                                                        

                     集体林区专业管护  

 

    2013年5月,永安市委、市政府针对农村城镇化进程加速、劳动力大量流出、森林管护与消防力量减弱等实际情况,推行森林资源管护社会化、一体化机制,组建了全省首家专业化森林资源管护单位——永安市金盾森林资源管护有限公司,逐渐形成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永安市集体林区森林资源专业化管护模式。

  金盾公司采取谁出资谁受益的企业化模式运作,下辖市森林资源巡防大队和市森林消防大队两支专业化队伍,下设9个巡(消)防中队,队员132人。按照林长制要求,依托金盾公司专业护林员队伍实现森林资源管护网格化、全覆盖。目前,金盾公司管护森林面积355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94%,另外部分是天宝岩保护区、永安国有林场自行管护。

  依靠社会化、专业化、智能化的管护模式,永安市环境效益显著提升,被盗林木流失量从2012年的1760立方米下降到现在的50立方米以下,森林火灾从每年20起下降到每年5起以内,有效保护森林生态安全。

 

                白砂林场:红土地筑新绿

    一阵微风拂过,满山苍翠如波。这里是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距离红色圣地古田会议会址仅约30公里。

    上杭白砂国有林场经营面积11万亩,森林总蓄积量9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5%,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单位。

  这个2021年刚刚被列为履行《联合国森林文书》示范单位的国有林场,通过科学培育森林资源、引进人才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立体林业,在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产业惠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资源为本

 

  森林资源培育是国有林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20世纪80年代起,白砂国有林场就开展了大面积杉木人工大径材经营试验。通过科学间伐、延长轮伐期、促进林下植被发育等方式,培养出目前全国已知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杉木大径材人工林,形成了基于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理念的杉木人工大径材经营模式。

  为提高森林质量,减少马尾松纯林比重,降低松材线虫病和森林火灾危害风险,林场从2018年起采取皆伐改造提升、带状采伐改造提升和择(间)伐抚育改造提升等3种模式开展马尾松改造提升,目前已改造马尾松纯林1.45万亩。

  同时,林场以国有林场改革为契机,同步推进森林资源数量增加与质量提升,通过受让经营、合作造林、租赁造林、合作经营,统筹整合资金资源,加快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2016年以来,林场增加林地面积1.2万亩,增加森林蓄积量约25万立方米。

  上杭白砂国有林场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良好的森林生态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着力打造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公园保存有格氏栲原生群落500亩,瀑布、古桥、休闲便道散落其间,集休闲、娱乐、体验、养生于一体。

  林场还通过发展森林旅游,打造杉木大径材风景游憩示范林、林下药用植物种植精品园,建设森林康养和生态教育基地,促进国有林场从以采伐林木为主向以利用森林生态资源、促进森林资源共享为主的转变。

                                                                                                    

                       科研高地  

  2019年,国家林草局批准设立福建龙岩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

  白砂林场作为福建龙岩国家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核心区,目前已与国内外10余所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共建,合作专家包括1位院士、2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和25位教授,建成气候变化背景下树种多样性、功能特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平台,全球第五家、中国首家研究树种菌根类型试验地,以及世界首创的双通量塔移动观测平台、森林经营碳汇试验林等60个示范点。

  通过示范点的建设,林业示范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林场将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对内示范、对外交流合作平台。

                                                                                        

                          效益惠农

 

    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杉木大径材示范林、松林改造提升示范林、速生丰产林基地等项目采用科学的森林培育理论,经实践检验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是广大林农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模式林,具有可复制可推广价值。

  林场通过建设省级保障性苗圃、林下药用植物高效栽培精品示范园,开展林区“百园千道”等惠民项目,带动群众探索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的新模式,也为周边地区义务植树、村庄绿化、水土保持林建设等造林提供了优质苗木保障。

  2018年以来,林场通过开展科技下乡和“百场结百村”“百园千道”等项目,建设林区道路200多公里,每年为周边林农赠送苗木1万株,提供就业岗位不少于1000个、支付劳务费用800多万元,平均每年为经营区内乡镇提供公益赞助40万元,每年林价款支出不少于50万元。

  林场打造的丘坊集中连片森林资源培育示范基地面积达2651亩,包含了国土绿化试点示范、松林改造提升、杉木高世代良种示范推广、杉木高密度短周期小径材示范林、特色杉木种质资源库、杉木种业等6个项目。2020年以来,每年返还丘坊村林价款户均6000元、支付劳务费60多万元、带动当地劳动力上百人,激发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此外,林场通过打造示范林、建设森林步道和游憩设施等,直接或间接为经营区村民创造2000多万元经济收入,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将夯实现有成果,继续深化现代化国有林场建设,着力搭建科技创新的平台,构筑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高地,打造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样板,树立效益惠农的典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