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林业局文件 > 其它

索 引 号 FJ00126-3000-2025-00071 文号 闽林文〔2025〕56号
发布机构 福建省林业局 生成日期 2025-07-11
有效性 有效
标题 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数字化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容概述 贯彻落实省政府数字化全面赋能总体方案部署要求,制定《福建省数字化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索 引 号 FJ00126-3000-2025-00071
文号 闽林文〔2025〕56号
发布机构 福建省林业局
生成日期 2025-07-11
有效性
标题 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数字化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容概述 贯彻落实省政府数字化全面赋能总体方案部署要求,制定《福建省数字化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福建省林业局关于印发《福建省数字化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7-15 11:30
| | |
政策解读:

各市、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平潭综合实验区资源生态局,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局各处室局站、直属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我局研究制定了《福建省数字化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福建省林业局     

  2025年7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福建省数字化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福建省加快推进数字化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部署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结合福建智慧林业“123”工程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26年,完成智慧林业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林业大数据中心,实现核心业务信息化率达80%,全省林业系统配备无人机1300台、无人机机巢30套,打造5个智慧林业创新应用示范区,智慧林业水平显著提升。到2030年,实现林业数字化赋能广度与深度双拓展,核心业务信息化率达100%,全省林业系统配备无人机1500台、无人机机巢50套,打造10个智慧林业创新应用示范区,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走在全国行业前列。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便民服务能力

  1.赋能林业改革发展。依托跨部门、跨行业数据集成与治理,推进投资促进、产品推介、金融支持、权益流转、主体连接、产学融合等林业高质量改革发展服务平台及其数字化系统建设,打通政府、企业、林农、金融机构数据壁垒,营造“信息畅通、流转顺畅、联结紧密、创新驱动、市场活跃、投资踊跃”的发展生态。

  责任单位:改革发展处、信息中心牵头,计财处、科技处、林场中心配合。各市、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平潭综合实验区资源生态局配合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县(区)林业主管部门,平潭综合实验区资源生态局配合落实,不再列出。

  2.加快业务系统建设。推进智慧林业“123”工程二期和全面信创改造工作,深度融合数字福建“1131+N”一体化数字政府体系,优化整合原有系统,新建国有林场综合管理、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等7个省级林业核心业务系统,在电脑端、移动端两个端口,统一建设“福建省智慧林业123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协同,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责任单位:信息中心牵头,计财处、科技处、绿化办、林场中心、种苗站、防检局、福州植物园配合

  3.优化政务便民服务。打通与自然资源部门数据共享通道,构建全省统一完整、实时动态、跨部门协同共享的联动审批“一张图”,推行用地用林用草项目审批“最多跑一趟”,简化重复登录与权限申请流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数据最多采一次”“无证明省份”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掌上办”能力。

  任单位:资源管理处牵头,政法处、造林处、信息中心配合

  (二)增强基础支撑能力

  1.推进信息融合共享。完善林业大数据中心,建立健全信息资源汇聚机制,构建全省林业“一张图”“一套数”,提高决策分析能力。加快数据更新、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效,打通各系统数据壁垒,推动跨部门信息融合,打造综合数据资源池,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防护,分类分级开放共享,实现林业数据可管、可用、可拓展。

  责任单位:信息中心牵头,各处室局站配合

  2.完善立体感知体系。天基方面,接入更优卫星遥感影像,提高林业资源动态监测精度。空基方面,配备更多无人机和机巢,实现重点林区全覆盖自主巡查。地基方面,布设更全物联设备,在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等林业重点区域实时数据采集。探索引入机器人、机器狗等智能设备协同作业,健全林业资源监测监管体系。

  责任单位:保护地处、防灾处、林长处、林场中心、保护中心、资源站、防检局、信息中心、湿地中心分别负责

  3.升级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宽带边疆”向偏远林区延伸,鼓励支持移动通信、铁塔运营等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宏基站、微基站、无线组网等建设,解决网络覆盖、设备接入问题,打通信息交互“最后一公里”,保障林业数据高效采集、快速传输、及时接收。

  责任单位:保护地处、防灾处、林场中心、保护中心、资源站、信息中心、湿地中心分别负责

  (三)拓展创新驱动能力

  1.深化林业无人机应用。通过举办培训、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无人机操作技能。结合业务实际,推动林业无人机在资源调查、审批监管、执法监督、造林核查、有害生物防治、火情监测等领域广泛应用。鼓励各地先行先试、创新突破,集成无人机、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与创新应用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责任单位:林长处、信息中心牵头,各处室局站配合

  2.强化保护地智慧监管。协调推进智慧林业三期工程建设,开发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野生动植物等智慧监管系统,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AI图像识别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加强算法研发与模型训练,增强动态监测和生态感知,提升自然保护地智慧化管理水平。

  责任单位:信息中心、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保护地处、保护中心、湿地中心

  3.探索低空生态保护。依托林业无人机应用基础,探索构建林业低空生态安全保护屏障体系。科学布设无人机自动起降点,连点成网、全域覆盖,搭建低空自动化观测网络,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形成“无人机自动巡航+人工精准核查”协同运作机制,实现林业生态安全自动防护,构筑林业生态安全屏障。

  责任单位:信息中心牵头,林长处、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林场中心、保护中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数字化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工程,各单位、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局党组统一领导、信息中心专项主抓、业务部门密切配合、技术团队统一支撑”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资金投入。各单位、各业务部门要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确保稳定可靠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鼓励引导运营企业、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参与林业数字化建设。

  (三)加大应用培训。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机关干部要强化数字化技能培训,基层一线人员要强化实操技能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既懂林业业务又精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