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FJ00126-0800-2025-00019
- 文号: 闽林函〔2025〕45号
- 发布机构: 福建省林业局
- 生成日期: 2025-03-07
- 有效性: 有效
- 标题: 福建省林业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53号建议的协办意见
- 内容概述: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853号建议《关于在中小学加强自然教育的建议》的协办意见
省教育厅:
张徐生代表提出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自然教育的建议》(第1853号)已收悉,我局的办理意见如下:
近年来,我局依托省内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独特资源,积极推进自然教育工作,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开展了类型丰富、面向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自然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是认定自然教育基地,夯实发展基础。以“六个一”(一套自然教育运营管理制度、一处自然教育场馆、一条自然教育体验线路、一支自然教育队伍、一门自然教育课程、一座具备接待能力的场所)作为建设指南,指导认定了一批国家级、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场所),并积极争取省级财政加大自然保护地内自然教育场所建设资金补助,不断提升自然教育的设施设备水平,建成了一批有课程、有线路、有特色且参与度高的自然教育基地(场所)。截至2024年底,全省建成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35处,省级自然教育基地(场所)90处、星级自然教育场所17处,涉及近40个县(市、区),全省九地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实现全覆盖。二是打造品牌活动,深化自然体验。深入挖掘我省特色的自然属性及特色文化,打造了一批特别适合青少年的自然教育知名活动品牌,如“约会华南虎,共享丛林时光”“生态观鸟”等,截至2024年,实现“1000万青少年走进森林”的目标。戴云山国家级保护区的生态文化研学路线入选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评定的“精品生态环境研学线路”。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依托国家公园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连续两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关注森林・探秘武夷”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通过科普讲座、室内课堂、实地探访、户外自然观察等方式,有效增进了青少年们对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文化资源禀赋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得到了全国关注森林活动执委会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三是举办自然教育师培训,打造人才队伍。2024年分别举办2期自然教育师培训班,采用“线上学习+线下实操”的模式,内容包括自然教育基础理论、课程设计、自然游戏、自然笔记、自然观察等专业技能,为推动自然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我局将协同有关部门、协会继续推进自然教育基地(场所)建设,指导自然教育基地(场所)持续加强自然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十五五”期间每年推动各地开展自然科普宣教活动100场次以上,进一步激活各类自然保护地的社会公益和教育功能,为青少年提供更优质的自然教育。
领导署名:王宜美
联 系 人:张梦婕(保护地处)
联系电话:0591-87827318
福建省林业局
2025年3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温馨提示:
PDF文件可直接使用非IE浏览器阅读查看